"「成熟」的定義從不是一個完全沒有犯罪/錯的狀態,相反,它是要求一個有限的人從了解自己的缺憾或軟弱中,如何靠著上主的能力戰勝老我的過程和目標。"
人越大,越見到自己的限制和弱點,這是成熟的"半步",是重要的半步,也是容易停留的半步。在上帝的光照下,我們可以知道自己還有未完的半步,就是以”戰勝老我”為目標的過程。只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
Tuesday, October 30, 2007
我們都有病了!
天水圍再次發生家庭慘案,緬甸的民主運動再被鎮壓,兩件事都在我心中縈繞不斷。
政府的管治方針,人性的倔強,同樣的叫我扎心和沉重,無力感充斥我的內心。
但朋友告誡我,不要忘記上帝的反應。
假若上帝和我們有相同的心情,那些事就不只是我們的事了。上帝也在看,也在聽,也在關心,也在痛心,只是我們不知道祂的心意和計劃。”祂的慈愛高過諸天,祂的智慧無法測度。”
我想,此刻的我需要操練這份信心!
政府的管治方針,人性的倔強,同樣的叫我扎心和沉重,無力感充斥我的內心。
但朋友告誡我,不要忘記上帝的反應。
假若上帝和我們有相同的心情,那些事就不只是我們的事了。上帝也在看,也在聽,也在關心,也在痛心,只是我們不知道祂的心意和計劃。”祂的慈愛高過諸天,祂的智慧無法測度。”
我想,此刻的我需要操練這份信心!
在工作看見上帝
是什麼叫我們有信心去行出上帝指示的義路呢?
是祂的誡命?是祂的訓誨?是祂的榜樣?大概,這些都是。但是,我想,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在工作中看見上帝,因為,我們需要相信和經歷上帝,這才能使軟弱的我們找到剛強的力量,
”承認已力的限制,仰賴他力的扶助”--是基督教與別不同的地方。主,請你時常提醒我。
是祂的誡命?是祂的訓誨?是祂的榜樣?大概,這些都是。但是,我想,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在工作中看見上帝,因為,我們需要相信和經歷上帝,這才能使軟弱的我們找到剛強的力量,
”承認已力的限制,仰賴他力的扶助”--是基督教與別不同的地方。主,請你時常提醒我。
一早都知...
一早都知,要重新踏上全職工作的路一點也不容易走,原本告訴自己”就忍耐三個月”吧!怎料,只是個多月,已經心力交瘁。只是我仍然希望堅持耐一點,或者就如老闆說,我是太心急了。或者,我就是先要在”耐性”上學習。
讀了一篇有關”北上工作”的分享,有些地方其實對自己也很管用的。那裡說:
”有時,我必須要承認:「是的,我只是一些在平均值以內(within average)的人,。。。我只能跟上帝說:「對不起,我當初答應你的東西,我現在做不到;我很想做的,但我做不到;你也給了我機會,但我做不到。求你憐憫!」”
我想,我也需要好好操練。
讀了一篇有關”北上工作”的分享,有些地方其實對自己也很管用的。那裡說:
”有時,我必須要承認:「是的,我只是一些在平均值以內(within average)的人,。。。我只能跟上帝說:「對不起,我當初答應你的東西,我現在做不到;我很想做的,但我做不到;你也給了我機會,但我做不到。求你憐憫!」”
我想,我也需要好好操練。
Sunday, October 14, 2007
靠主剛強!
“靠主剛強!因為我實在只能承認自己是軟弱的。”--對於不少人來說,這實在是一個“倒自己米”的說話,這甚至是不少很有能力的基督徒會嗤之以鼻的說話。但我不得不作這宣告,尤其因為我經歷了“我的生命,我的存留,都是上帝用恩典去托住”。如果在上帝的拆毁下,我變得一無所有,變得沒有什麼可誇時,我還能不去承認自己的軟弱嗎?
師兄一再肯定我過去的資歷,他說它一定會帶給我一些事奉上的優勢。同工一再開放地與我分享她在事奉中的體會。我只能說,我的生命,我的存留,我的事奉,都是由上帝的恩典編織出來的一幅刺繍。神啊,你叫那個我死了,使要叫另一個的我活嗎?
師兄一再肯定我過去的資歷,他說它一定會帶給我一些事奉上的優勢。同工一再開放地與我分享她在事奉中的體會。我只能說,我的生命,我的存留,我的事奉,都是由上帝的恩典編織出來的一幅刺繍。神啊,你叫那個我死了,使要叫另一個的我活嗎?
Sunday, October 07, 2007
Directed Speech~topic sentence~& questioning!
How to make the speech "more attractive" and "clear"?
-act out some kind of "directed speech",
e.g. "Jesus,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instead of "Jesus' saying is hard to understand" )
-add "topic sentence",
e.g. "一樣的種子,不一樣的結局”
"種子能否結出果實,一方面是它落在怎樣的環境裡,另方面要看種子有沒有生命。”
“種子要生根成長,要靠神賦予生命。”
-add "questioning",
e.g. "Try to guess why Jesus had said such a parable! Why? Why? I am not sure. But to me, it inspires me to discover something. What is it? It is..."
-act out some kind of "directed speech",
e.g. "Jesus,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instead of "Jesus' saying is hard to understand" )
-add "topic sentence",
e.g. "一樣的種子,不一樣的結局”
"種子能否結出果實,一方面是它落在怎樣的環境裡,另方面要看種子有沒有生命。”
“種子要生根成長,要靠神賦予生命。”
-add "questioning",
e.g. "Try to guess why Jesus had said such a parable! Why? Why? I am not sure. But to me, it inspires me to discover something. What is it? It is..."
好邪啊!
今日帶查經,選了”撒種的比喻”,竟然又遇上巧合!
首先是列席的傳道人說:“啊!明天黃牧師又是選了這段喎!”
跟著另一位組員又說:“啊!我因為要交神學院的功課,‘對住’這段經文整個月了!”
我鬼死驚!唔係咁邪嘛?!
首先是列席的傳道人說:“啊!明天黃牧師又是選了這段喎!”
跟著另一位組員又說:“啊!我因為要交神學院的功課,‘對住’這段經文整個月了!”
我鬼死驚!唔係咁邪嘛?!
Friday, September 28, 2007
上班月報(九月號)
第一個星期,無驚無險,無風無浪中經過。
第二個星期,第一個對外活動,是個應屆畢業生小組。為列席這聚會,我想了很久。我問:我有什麼話跟他們說呢?(當然這不包括賣廣告)我問:我有什麼訊息給他們呢?我禱告,又讀經,之後發現了我認為上帝要對他們說的話:約書亞記第三章--要跟著約櫃行,但要與約櫃相離二千肘,使他們知道如何走那未走過的前路;要自潔,好準備下一程。奇妙是,經文範圍與老細之前給主持人的建議不謀而合。
第三個星期,另一個對外活動,是另一個應屆畢業生小組。今次我沒有刻意為這列席準備,但我重溫了撒上十六章,這正好和當晚主持人所選經文一樣。
第四個星期,畢業生營前夕,在公司中,我的同事跟我分享“彼得的抉擇”,蜻蜓點水式地提及另一段經文--“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無獨有偶,我剛在回公司的途上(即是見到同事前的一小時),正好思考過“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這段經文。
一連串的巧合,使我感覺,天父正在給我不同的點子,讓我發現:我的想法、我的思緒,原來都是somehow 和人connected的,祂在告訴我:Little one, you are not alone。
第二個星期,第一個對外活動,是個應屆畢業生小組。為列席這聚會,我想了很久。我問:我有什麼話跟他們說呢?(當然這不包括賣廣告)我問:我有什麼訊息給他們呢?我禱告,又讀經,之後發現了我認為上帝要對他們說的話:約書亞記第三章--要跟著約櫃行,但要與約櫃相離二千肘,使他們知道如何走那未走過的前路;要自潔,好準備下一程。奇妙是,經文範圍與老細之前給主持人的建議不謀而合。
第三個星期,另一個對外活動,是另一個應屆畢業生小組。今次我沒有刻意為這列席準備,但我重溫了撒上十六章,這正好和當晚主持人所選經文一樣。
第四個星期,畢業生營前夕,在公司中,我的同事跟我分享“彼得的抉擇”,蜻蜓點水式地提及另一段經文--“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無獨有偶,我剛在回公司的途上(即是見到同事前的一小時),正好思考過“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這段經文。
一連串的巧合,使我感覺,天父正在給我不同的點子,讓我發現:我的想法、我的思緒,原來都是somehow 和人connected的,祂在告訴我:Little one, you are not alone。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究竟有上帝還是沒有上帝,對我們的工作有沒有關係呢?
“究竟有神還是無神,對我們的工作有何關係?”--我忽然問起這個問題。或者我應該說,我發現我們無論做多少愛心工作或宗教工作,原來有祂還是沒有祂,可以是完全不相干的!這不是談論著“應然”的問題,而是一個“實然”的問題;意思是“有上帝還是沒有上帝”,本應對宗教工作是有根本性的分別的 。然而,我們其實可能只記得這是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目標,或者只把“聖經”或者“上帝”視作工作的手段,聖經被我們拿來作教訓和勸勉人的工具,上帝被我們挪用為操控別人的神仙!
忽然間,我真是覺得這很“大罪”,我覺得這是徹頭徹尾的“褻瀆神”。但我們竟然是天天可以這麼大膽。
忽然間,我真是覺得這很“大罪”,我覺得這是徹頭徹尾的“褻瀆神”。但我們竟然是天天可以這麼大膽。
Monday, September 24, 2007
淌淚中發現的聖言
器皿,你要作神合用的器皿!
重生,你必需重生才能進天國。
Baruch Haba Bashem Adonai-Blessed is he who comes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信主久了,屬靈的眼睛反而變得昏花,焦點變得模糊,終日思想的雖未至“盡是邪惡”,卻是人的接納、和人的眼光,很可笑。返教會時,充斥在我內心的,往往是“我今日behave得好嗎?”不錯,“想做好”不是壞事,但“想做好”之際,卻只注目於個人的意志和能力,這絕不是屬靈的方法。還是那一句--很可笑!
經過這幾年的拆毀和挫折(卻還未得到“好好建造”),還加上各方面的生活壓力,我比以前更情緒化、更易發怒。為了要掩飾內心的不安和自卑,我不自覺地掛上一個又一個的面具,特別是讓自己的口充滿“先下手為強”的言語,我討厭這樣,卻又不能自控!
心裡轉向上帝的一刻,我只有默然地求祂原諒。生活中的不濟,與工作崗位中所需的形象完全不配,我討厭自己。但上帝提醒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於是我想起我從前給自己的勸勉:
一、“器皿”,你要作神合用的器皿!
二、“重生”,你必需重生才能進天國。
三、Baruch Haba Bashem Adonai-Blessed is he who comes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就今次的回巢,我一直看到這是源於舊上司的“呼召”,我也不敢胡亂地“入神的數”。但我開始感覺到,原來上帝彷彿也在告訴我:“我耶和華如今也要這樣差你,差你去奉我的名工作,差你到我要你到的地方。”
神啊,若然你今日要救我如救當年的摩西,就是帶他去重拾他少年的關懷,使他不單完成你的工作,也重拾破碎的自己,請你應許我像你當年應許他的一樣,就是“我(神)必與你同在”!在我拙口笨舌的時候,請你差遣一些人成為我的口,補足我的缺憾!請你為你的名和救世計劃,憐恤我這個罪人!
重生,你必需重生才能進天國。
Baruch Haba Bashem Adonai-Blessed is he who comes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信主久了,屬靈的眼睛反而變得昏花,焦點變得模糊,終日思想的雖未至“盡是邪惡”,卻是人的接納、和人的眼光,很可笑。返教會時,充斥在我內心的,往往是“我今日behave得好嗎?”不錯,“想做好”不是壞事,但“想做好”之際,卻只注目於個人的意志和能力,這絕不是屬靈的方法。還是那一句--很可笑!
經過這幾年的拆毀和挫折(卻還未得到“好好建造”),還加上各方面的生活壓力,我比以前更情緒化、更易發怒。為了要掩飾內心的不安和自卑,我不自覺地掛上一個又一個的面具,特別是讓自己的口充滿“先下手為強”的言語,我討厭這樣,卻又不能自控!
心裡轉向上帝的一刻,我只有默然地求祂原諒。生活中的不濟,與工作崗位中所需的形象完全不配,我討厭自己。但上帝提醒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於是我想起我從前給自己的勸勉:
一、“器皿”,你要作神合用的器皿!
二、“重生”,你必需重生才能進天國。
三、Baruch Haba Bashem Adonai-Blessed is he who comes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就今次的回巢,我一直看到這是源於舊上司的“呼召”,我也不敢胡亂地“入神的數”。但我開始感覺到,原來上帝彷彿也在告訴我:“我耶和華如今也要這樣差你,差你去奉我的名工作,差你到我要你到的地方。”
神啊,若然你今日要救我如救當年的摩西,就是帶他去重拾他少年的關懷,使他不單完成你的工作,也重拾破碎的自己,請你應許我像你當年應許他的一樣,就是“我(神)必與你同在”!在我拙口笨舌的時候,請你差遣一些人成為我的口,補足我的缺憾!請你為你的名和救世計劃,憐恤我這個罪人!
Sunday, September 23, 2007
Dwell in Him, or you can do nothing.
what (not who) can save one from imprisonment?
what will lead a person faster to maturity?
what can speed up a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Time passed by. Pressure and hurts keep changing people's heart and tempt us to sin. Everyday we need the renewal by the Spirit and only with that we can at least keep ourselves from decay. "You are salt in the world" and people interpret that as something prevents the world from decay. In fact, very often we ourselves are in the process of decay. Jesus said, 'You can do nothing if you leave me." (John 15). How often do we remember we need to remain in him?
what will lead a person faster to maturity?
what can speed up a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Time passed by. Pressure and hurts keep changing people's heart and tempt us to sin. Everyday we need the renewal by the Spirit and only with that we can at least keep ourselves from decay. "You are salt in the world" and people interpret that as something prevents the world from decay. In fact, very often we ourselves are in the process of decay. Jesus said, 'You can do nothing if you leave me." (John 15). How often do we remember we need to remain in him?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07
怎樣去理解呼召?
「怎樣去理解呼召?」這仍是我腦中的問題,這不是因為個人的問題,而是因為我希望能教導我的學生。之前,我曾在這裡分享一個朋友對我將接受新工時的反應,她認為我需要有清淅呼召才能撐得住未來的事奉,這點我已花了一篇網誌去回應。但我覺得我還未有說得清楚,今天,我讀到一個北美的神學家Marva Dawn的分享,她裡面引用了德蘭修女的話就表達得清楚得多了。
有人問Marva Dawn:「你會否視自己的著作具有先知性(prophetic)?你又會否嘗試在著作中變得具備先知的氣質?」
她的回覆是:「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我不認為一個人能夠坐在電腦前,然後「變得具先知性」。德蘭修女有一句話常徘徊我腦海裡。有人問她,神如何呼召她走向貧窮人,她答:「神沒有召我走往貧窮之處;神召我跟從耶穌,然後祂帶領我往那兒去。」同樣,我沒有嘗試變得像先知;但寫作的時候,我會努力跟隨耶穌,然後「祂將我領往那兒」。要變得具先知性,不過是說:「這是神的話,而這大概就是把它應用到我們現時文化的方法。」
「神沒有召我走往貧窮之處;神召我跟從耶穌,然後祂帶領我往那兒去。」我想我的感覺也是如此。
有人問Marva Dawn:「你會否視自己的著作具有先知性(prophetic)?你又會否嘗試在著作中變得具備先知的氣質?」
她的回覆是:「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我不認為一個人能夠坐在電腦前,然後「變得具先知性」。德蘭修女有一句話常徘徊我腦海裡。有人問她,神如何呼召她走向貧窮人,她答:「神沒有召我走往貧窮之處;神召我跟從耶穌,然後祂帶領我往那兒去。」同樣,我沒有嘗試變得像先知;但寫作的時候,我會努力跟隨耶穌,然後「祂將我領往那兒」。要變得具先知性,不過是說:「這是神的話,而這大概就是把它應用到我們現時文化的方法。」
「神沒有召我走往貧窮之處;神召我跟從耶穌,然後祂帶領我往那兒去。」我想我的感覺也是如此。
Thursday, September 06, 2007
係時候醒下啦!
職場上,是什麼給我們力量呢?是神的話語!什麼是做福音事工最好的方法呢?是神的話語!所以,容許我抄襲廣告說:”無力呀?讀經啦!無計呀?讀經啦!”--只是天天讀經也讀不出味來,怎麼辦?還是來聽聽別人的讀經分享吧!--
~~~~~~~~~~~~~~~~~~~~~~~~~~~~~~~~~~~~~~~~~~~~~~~~~~~~~~~~~~~~~~~~~~~
"你們腰裏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自己好像僕人等候主人從婚姻的筵席上回來。他來到,叩門,就立刻給他開門。主人來了,看見僕人儆醒,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或是二更天來,或是三更天來,看見僕人這樣,那僕人就有福了。家主若知道賊甚麼時候來,就必儆醒,不容賊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路十二:35-40)
很多時候,我們的職場問題是:「如何在職場裡面作主門徒?」本過,我發現耶穌反而多用職場的現實情況,工作的專業操守去勸勉門徒做得更好。路加這段經文就是一例:「自己要好像僕人等候主人一樣。」我們很多時候的想法是:「不知如何做好一個基督徒會計師,聖經怎麼說呢?我們有什麼信仰原則提供指引呢?」
但耶穌就不同,祂的思考方法有時候是倒轉方向的。祂用了當代的僱主/僱員相處之道教導門徒如何操練自己。為什麼?我想了很久,終於明白原來耶穌永遠從「現實」出發,從門徒的處境開始。惟有先從門徒的處境開始,才能叫他們的思考也以現實的實踐為結束。
我讀這個比喻的時候,最深刻的是07年去波蘭的一段回憶。受難節及復活節是波蘭最重要的節日,不單家人相聚在一起,亦為了家人可以回家渡節,所有工作都要停止,公司也要關門。波蘭不像香港,放假只是用來做買賣,餐館開門是為了有更多的生意。我認識的香港生果檔小販,他們在農曆新年還繼續開工,問他幾時放假?「賺夠才過真正的肥年嘛!」波蘭的假期真的什麼也沒有--麥當勞沒有開、家鄉雞沒有開,當我餓著肚子的時候,想起了我住的酒店,因為她的廚子是束上帶子,爐是點著的。
當我餓著肚子回酒店時,發現酒店原來還有東西吃!那時,我開心的程度就像那家主人回到家中,我突然明白「主人必叫他們坐席」的意思,因為那不再是飢餓的問題。我跟侍應講,不若一起吃,要他們在所有人都放假的時候還要侍候我,真有點不好意思。那時候,我真有點衝動,想起身來侍候他們呢!
在波蘭我聽說過有香港遊客發脾氣,甚至驚動警察來調解。香港人很懂得利用自己的權利來獲取最大的收穫。但路加這段獨有的比喻中,甚至有解經家認為現實沒有主人會為僕人伺候的情況出現。不過,從波蘭的經驗告訴我,是有這個可能,當你有需要時候,就應該記起耶穌講過「給我一杯涼水」時究竟是指的甚麼人。
為什麼這些僕人是有福的?就是當你有需要時(「開門,唔該!」),他們就給你。很多時候,我們喜用保羅對僕人教訓來談工作的態度,其實,這段經文,正正講出了僱主/僱員在雙方關係所需要的互動中,看到了一份真正的尊重。
很多基督徒都問過我,「真有放工的時間的嗎?」因為,有時候老闆會真的有急事找你,難道你會講:「現在收工了,明天再說吧!」我想耶穌也是講這種情況,且,「從婚姻的筵席上回來」,又有幾何呢?
~~~~~~~~~~~~~~~~~~~~~~~~~~~~~~~~~~~~~~~~~~~~~~~~~~~~~~~~~~~~~~~~~~~~
(文章出自網上基督徒雜誌《畢解》(http://www.gcf.org.hk/),作者:陳榆)
~~~~~~~~~~~~~~~~~~~~~~~~~~~~~~~~~~~~~~~~~~~~~~~~~~~~~~~~~~~~~~~~~~~
"你們腰裏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自己好像僕人等候主人從婚姻的筵席上回來。他來到,叩門,就立刻給他開門。主人來了,看見僕人儆醒,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或是二更天來,或是三更天來,看見僕人這樣,那僕人就有福了。家主若知道賊甚麼時候來,就必儆醒,不容賊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路十二:35-40)
很多時候,我們的職場問題是:「如何在職場裡面作主門徒?」本過,我發現耶穌反而多用職場的現實情況,工作的專業操守去勸勉門徒做得更好。路加這段經文就是一例:「自己要好像僕人等候主人一樣。」我們很多時候的想法是:「不知如何做好一個基督徒會計師,聖經怎麼說呢?我們有什麼信仰原則提供指引呢?」
但耶穌就不同,祂的思考方法有時候是倒轉方向的。祂用了當代的僱主/僱員相處之道教導門徒如何操練自己。為什麼?我想了很久,終於明白原來耶穌永遠從「現實」出發,從門徒的處境開始。惟有先從門徒的處境開始,才能叫他們的思考也以現實的實踐為結束。
我讀這個比喻的時候,最深刻的是07年去波蘭的一段回憶。受難節及復活節是波蘭最重要的節日,不單家人相聚在一起,亦為了家人可以回家渡節,所有工作都要停止,公司也要關門。波蘭不像香港,放假只是用來做買賣,餐館開門是為了有更多的生意。我認識的香港生果檔小販,他們在農曆新年還繼續開工,問他幾時放假?「賺夠才過真正的肥年嘛!」波蘭的假期真的什麼也沒有--麥當勞沒有開、家鄉雞沒有開,當我餓著肚子的時候,想起了我住的酒店,因為她的廚子是束上帶子,爐是點著的。
當我餓著肚子回酒店時,發現酒店原來還有東西吃!那時,我開心的程度就像那家主人回到家中,我突然明白「主人必叫他們坐席」的意思,因為那不再是飢餓的問題。我跟侍應講,不若一起吃,要他們在所有人都放假的時候還要侍候我,真有點不好意思。那時候,我真有點衝動,想起身來侍候他們呢!
在波蘭我聽說過有香港遊客發脾氣,甚至驚動警察來調解。香港人很懂得利用自己的權利來獲取最大的收穫。但路加這段獨有的比喻中,甚至有解經家認為現實沒有主人會為僕人伺候的情況出現。不過,從波蘭的經驗告訴我,是有這個可能,當你有需要時候,就應該記起耶穌講過「給我一杯涼水」時究竟是指的甚麼人。
為什麼這些僕人是有福的?就是當你有需要時(「開門,唔該!」),他們就給你。很多時候,我們喜用保羅對僕人教訓來談工作的態度,其實,這段經文,正正講出了僱主/僱員在雙方關係所需要的互動中,看到了一份真正的尊重。
很多基督徒都問過我,「真有放工的時間的嗎?」因為,有時候老闆會真的有急事找你,難道你會講:「現在收工了,明天再說吧!」我想耶穌也是講這種情況,且,「從婚姻的筵席上回來」,又有幾何呢?
~~~~~~~~~~~~~~~~~~~~~~~~~~~~~~~~~~~~~~~~~~~~~~~~~~~~~~~~~~~~~~~~~~~~
(文章出自網上基督徒雜誌《畢解》(http://www.gcf.org.hk/),作者:陳榆)
Sunday, September 02, 2007
只有做宗教事工才要尋找呼召?
朋友提醒我要先肯定今次的工作是來自神的呼召,不然,我是無法面對未來重重的挑戰的。我感激她的提醒,我也對此提醒反覆思量了好幾天。我知道我的心對這話有保留,直覺告訴我,我不能否定她的說話,但我也不能夠簡單地接受這句話,那一刻,我說不出理由,但經過這幾天,一點頭緒走出來了。我可能未能理出問題裡的所有關鍵,但我想我要先把它記下,以防它跑掉!
「肯定這是來自神的呼召」--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如何理解這句話是很重要的。壞鬼神學叫我們以為「肯定這是來自神的呼召」是等於「神蹟、異象的出現」,這可以是一句聖經的話語加一個強烈的感動,也可以是意外的難關及之後奇蹟般的解決。理智上,我不是這樣信,但有股壓力,使我害怕若我說不出這樣的神蹟,別人會懷疑我的動機和委身。或許這就是壞鬼神學惹的禍,然而,我想這是上帝給我一個很好的考驗和反思機會。
我相信摩西遇上荊棘裡的火是神給他一份很大的禮物,他的手杖更是他的憑証。荊棘在火中沒有被燒壞是神蹟,這讓他不能否認這是非自然界的聲音,換句話說,聽見要去引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不是他的理想思考結果,如果那不是神蹟,就只可能是幻覺。他的手杖是他的憑証,是他在工作初期展現神蹟的工具,是別人和他都見到的憑証,也是伴隨他一生的依靠。越大的困難,需要越大的憑証,這是恩典與召命的平衡。於是,我要知道這不是人人可以求的,除非我以為我打算接受摩西一般的使命。
?我能肯定這是神的呼召嗎?
(No, from a metaphysics point of view, no!)
?要有神蹟般的蒙召經歷嗎?
(Maybe, maybe not)
?尋求呼召不是持續的感動比一刻的神蹟來得重要嗎?
(if both, good! if only one happens, I prefer "long-term consistent discovery")
?因為我要做宗教事工,所以我要尋求清淅和獨特的呼召嗎?
(前提應是"每個基督徒當尋求他在工作中的呼召",有時,是認定工作本身就是呼召,正如我們要藉著禱告來事奉上帝,我們也要藉著工作去事奉祂。)
-我的確要肯定這是來自神的呼召,這是一個重要的開始。
-能面對重重挑戰,力量不是來自開始一刻的的God's calling,而是來自持續不斷的Trust on God。
-對上帝的呼召,我可以說是能夠肯定,也可以說是不能夠肯定。
-我無法”肯定”這工作是來自神的呼召,因為從人的認知中,我無法肯定神的心意,因為祂沒有賜下人慣性祈求的那些神蹟般的異象或啟示。祂沒有在聖經中明言祂要我做這工作,但我可以肯定我是行在神的呼召中,因為我知道祂要我踏出第一步,如主人叫僕人去善用被交付的他連得,也如亞伯拉罕一樣要敢於離開自己的comfort zone;也因為我知道祂召所有基督徒(包括我)去關心和守望主內的肢體。
-多年以來,我都不自覺地identify myself as a pastoring person,例如:我會常常思考如何以神的道來回應自己和別人的問題;信主一、兩年便不自覺地希望學效好牧者的心腸和技巧(但不會想學效如何追數、如何揾錢,((除了生活拮据得很之時))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理想化多於偏向實際的人,無論理想化是褒還是貶。
-這段日子,當我聽到好些young graduates 的問題時,我的心是難過的,心裡要分享的話數之不盡,不吐不快。我知我有時是太易感動,有時為了給自己”平安”,我選擇了麻木。面對”太易感動”,我要做的不是選擇麻木,而是找出要關心的焦點。
此時,我給自己一個底線:當我在過程中遇上困難、挫折或者自我懷疑的時候,我承諾以忠心~積極和負責任的態度來面對。
「肯定這是來自神的呼召」--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如何理解這句話是很重要的。壞鬼神學叫我們以為「肯定這是來自神的呼召」是等於「神蹟、異象的出現」,這可以是一句聖經的話語加一個強烈的感動,也可以是意外的難關及之後奇蹟般的解決。理智上,我不是這樣信,但有股壓力,使我害怕若我說不出這樣的神蹟,別人會懷疑我的動機和委身。或許這就是壞鬼神學惹的禍,然而,我想這是上帝給我一個很好的考驗和反思機會。
我相信摩西遇上荊棘裡的火是神給他一份很大的禮物,他的手杖更是他的憑証。荊棘在火中沒有被燒壞是神蹟,這讓他不能否認這是非自然界的聲音,換句話說,聽見要去引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不是他的理想思考結果,如果那不是神蹟,就只可能是幻覺。他的手杖是他的憑証,是他在工作初期展現神蹟的工具,是別人和他都見到的憑証,也是伴隨他一生的依靠。越大的困難,需要越大的憑証,這是恩典與召命的平衡。於是,我要知道這不是人人可以求的,除非我以為我打算接受摩西一般的使命。
?我能肯定這是神的呼召嗎?
(No, from a metaphysics point of view, no!)
?要有神蹟般的蒙召經歷嗎?
(Maybe, maybe not)
?尋求呼召不是持續的感動比一刻的神蹟來得重要嗎?
(if both, good! if only one happens, I prefer "long-term consistent discovery")
?因為我要做宗教事工,所以我要尋求清淅和獨特的呼召嗎?
(前提應是"每個基督徒當尋求他在工作中的呼召",有時,是認定工作本身就是呼召,正如我們要藉著禱告來事奉上帝,我們也要藉著工作去事奉祂。)
-我的確要肯定這是來自神的呼召,這是一個重要的開始。
-能面對重重挑戰,力量不是來自開始一刻的的God's calling,而是來自持續不斷的Trust on God。
-對上帝的呼召,我可以說是能夠肯定,也可以說是不能夠肯定。
-我無法”肯定”這工作是來自神的呼召,因為從人的認知中,我無法肯定神的心意,因為祂沒有賜下人慣性祈求的那些神蹟般的異象或啟示。祂沒有在聖經中明言祂要我做這工作,但我可以肯定我是行在神的呼召中,因為我知道祂要我踏出第一步,如主人叫僕人去善用被交付的他連得,也如亞伯拉罕一樣要敢於離開自己的comfort zone;也因為我知道祂召所有基督徒(包括我)去關心和守望主內的肢體。
-多年以來,我都不自覺地identify myself as a pastoring person,例如:我會常常思考如何以神的道來回應自己和別人的問題;信主一、兩年便不自覺地希望學效好牧者的心腸和技巧(但不會想學效如何追數、如何揾錢,((除了生活拮据得很之時))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理想化多於偏向實際的人,無論理想化是褒還是貶。
-這段日子,當我聽到好些young graduates 的問題時,我的心是難過的,心裡要分享的話數之不盡,不吐不快。我知我有時是太易感動,有時為了給自己”平安”,我選擇了麻木。面對”太易感動”,我要做的不是選擇麻木,而是找出要關心的焦點。
此時,我給自己一個底線:當我在過程中遇上困難、挫折或者自我懷疑的時候,我承諾以忠心~積極和負責任的態度來面對。
Saturday, September 01, 2007
Friday, August 31, 2007
一啖砂糖一啖"du"
由舊老細召我回巢起,我便開始反覆思量。到"埋門"一腳,殺出了一個程咬金,更有晴天霹靂的壞消息要把我嚇一嚇。之後,一份份的安慰過了,又有愛我的人給我的"提醒"和質問,完了這些又來一個個的鼓勵,我的心上上落落,忐忐忑忑。我承認我是容易受人和環境影響的,這一切攪擾就像是神給我考驗,要我更清楚我的心。老師和朋友的提醒,使我一再地懷疑和拷問自己,"Am I ready?"。一啖砂糖一啖"du"的經歷,令我的心疲倦不堪。我真是很懼怕做錯決定,但我不能因懼怕選擇停步,我深深相信我要向前踏一步,這或者是錯的一步,但我若能一直依靠上帝,有誰敢肯定我必定會失敗而回呢?就如他連得的比喻一樣,我要運用我的恩賜,或許我最後將輸掉已有的身家,我至少沒有把我的恩賜活埋啊!
Tuesday, August 28, 2007
我要開工了!
幾日後我便要簽約返新工了! 這份工既是新的,也算是舊的,因為我只是回到舊公司和舊崗位而已。然而,這幾年裡,無論自己或者舊公司,彼此的變遷都很大,真不知道未來的日子會是怎樣。回顧過去,展望將來,百般滋味在心頭;能否適應新生活成為我第一個關心的問題,然而,我更希望在這刻提醒自己,清楚當初決定要”回去”的原因,並天天對準那個目標,踏實地工作。對於未來要做的工作,我並沒有一大堆計劃,也沒有很宏偉的策略,但我知道我有的人生閱歷和反思,就是上帝給我和師弟師妹的最好祝福。
神啊,未來的日子,我將它交托給你,這一刻,我在靜候你的聲音,仰望你的帶領。
神啊,未來的日子,我將它交托給你,這一刻,我在靜候你的聲音,仰望你的帶領。
Friday, August 24, 2007
我的格言:I should be responsible to God but I am not responsible to please everybody.
重新返回工作崗位的安排已經是七七八八了 ,這刻最希望提醒自己的是不要重覆以往的錯誤。我以往有什麼錯誤呢?我想第一件必然是「太想每個人都高興」(always trying to please everybody),未來對重返崗位適應怎樣還是未知,我只有以戰競的心情向主祈求,請祂保守我不要迷失在人群中,不要迷失在自我中,我或者不是一個魅力領袖,我或者在一些同事中只是一個不甚了了的人,但我只求在神面前,是個忠心的僕人。
Thursday, August 23, 2007
He will make a way
最近為了兼顧家人和自己的需要籌謀,心裡很煩亂。之前,我和蝦子餅一起構想了一個方案,但案要成真,必須配合天時地利,我開始變得缺乏信心,我又忽然發現,我最需要的支援卻仍未找到,究竟我要找什麼呢?
我明白自己太想求完美,但我不知道出路在哪裡。我叫自己”放手”,信任上帝自有安排,我的腦袋似乎認同,但感受還是跟不上。我問我自己,那些事一定要像我所想那樣完美解決嗎?那些事跟天地間的事比較,真的值得我這樣徹夜苦思嗎?我的煩惱在永恆裡當存怎樣的位置呢?我又問:我的憂慮要怎樣才能放下,我要如何在那些煩惱事上活出”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的思維呢?我盼望每個人都高興,這是good intentions,卻不等同”祂的國和祂的義”。我苦苦思量,還是想不通,想不透。
打開電腦,我選擇了聽些自己喜歡的歌,重聽”I know I need to be in love"和"God will make a way",心情放開了 。”天地都會廢去,唯有上帝的話永遠長存,而且上帝在今天就會作出新奇的事。”願我能張開眼,靜候祂的救恩。
我明白自己太想求完美,但我不知道出路在哪裡。我叫自己”放手”,信任上帝自有安排,我的腦袋似乎認同,但感受還是跟不上。我問我自己,那些事一定要像我所想那樣完美解決嗎?那些事跟天地間的事比較,真的值得我這樣徹夜苦思嗎?我的煩惱在永恆裡當存怎樣的位置呢?我又問:我的憂慮要怎樣才能放下,我要如何在那些煩惱事上活出”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的思維呢?我盼望每個人都高興,這是good intentions,卻不等同”祂的國和祂的義”。我苦苦思量,還是想不通,想不透。
打開電腦,我選擇了聽些自己喜歡的歌,重聽”I know I need to be in love"和"God will make a way",心情放開了 。”天地都會廢去,唯有上帝的話永遠長存,而且上帝在今天就會作出新奇的事。”願我能張開眼,靜候祂的救恩。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