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3, 2007

聽見証後感

因為工作關係, 常會聽到不同的在職基督徒的見証。今日, 我聽了一個社會學系的年輕教授的故事。聽著他那温柔的聲線, 實在很難想像到他其實是個批判性很強的人。然而, 看見他對中國農村人民的關懷, 又使我找到和他聲線配合的一份愛心。

在電腦上找到他的相片, 發現他原來有一塊俊俏的面孔。想起他情願專心事奉上帝而選擇不談感情的做法, 真是有點額外地佩服他。這也告訴了我:上帝的愛是真的可以令人很滿足的。

芊芊的成長

日間,有很多有關芊芊的總總想記下,現在(晚上, 在她睡著後),坐在電腦前卻想不起來,真替自己的"失憶症"生氣。

已經是十個月大的她還是沒有出牙,我不太著急,因為每個孩子的成長也有分別, 反正, 她的"鈣質"都走到腳去,使她在學走路這件事上變得蠻順利。

有好些書會教媽媽說故事給已有十個月大的嬰孩, 既用來哄她入睡, 也幫她發展語言。 不過, 我還沒有固定地這樣做, 因為我發覺芊芊是個挺活躍的小孩, 讓她只望著媽媽的眼睛聽故事, 她根本不會集中, 拿著書本讀給她看, 她反而越看越精神。於是一直以來, 我都靠著唱搖籃曲來哄她入睡,我不知道單用這方法會否太欠缺變化, 不過見它管用, 都繼續用吧!

想跟芊芊說:孩子呀! 看見你隨著媽媽的歌聲入睡, 媽媽心裡很安慰呢!

Thursday, February 08, 2007

中庸...我的目標

之前, 我用「做到80分就原諒自己吧!不要因為沒有信心做到100分便不做。」但漸漸,我發覺自己根本不能分辨出80分的水平。還是中國人的智慧有用,我希望從今天起以「中庸」來引導生活,盼望這是出路。

Priority & Prosperity

人可以憑什麼去判斷「優先次序」呢?

價值上的優先,要先定好, 「你愛什麼, 你想什麼?」要先有清楚的目的、方向和大目標,才能決定實際的行動綱領和工作次序。

今天,我就連應否先餵芊芊吃多點東西,還是先和她玩一會,也拿不定主意。我覺得自己很傻,很苯。亞添說得對,若果我快點恢復外出兼職,我便不會再為小事抓狂了。

但話說回頭,我還是要學會在思緒混亂時,找回事情的重點,找回自己的期望、目標,才能把混亂的事梳理得整齊,才能定出優先次序。就剛才照顧芊芊的小事而言,我原來就是想她準時小睡,好維持一個良好的生活規律,但我又想多一點,就是跟她運動一下。我在混亂中完成了所有期望,但我還是不滿足,我覺得我只是做到了「合格」的地步。

我要繼續這樣判斷自己麼?我的心啊!你真的要脫離這種無益的習慣啊!

要求過高,阻礙我得到安穩,阻礙我得到快樂,阻礙我得到豐盛的人生。願哲學和信仰能救我脫離這個不健康、不合中庸之道的生活態度。

整理

想起整理,就想起了「五常」,五常就是『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範、常自律』。

五常法的簡介:
Structurice 常組織:prioritity, frequency of use, classify and storage (判斷物品的重要性及使用量,例如組織來貨及分類,存放在貨架上,把無用的東西棄掉。)

Systematise 常整頓:決定物品的擺放地方和存量,例如工具台上的工具,必須整齊排列,務求在三十秒內可找到想要的東西。

Sanitise 常清潔:由上層至下級,經常保持廠內清潔、明亮,強調個人衛生責任。

Standardise 常規範:增加各項貨品的『透明度』及貼上合適標記,利用創意及『視覺管理法』。

Self-Discipline常自律:用完的工具和物品,必須放回固定的『家』。

當這樣想,我常在第一步上出現問題。每個生活小節上,我都因為想做太多的事,致令自己不知該先做什麼才對,很渴望有人能給我意見。

想起芊芊,我想我必須教她學會什麼是優先。

Tuesday, February 06, 2007

曾經幻想

曾經幻想把女兒的成長點滴用筆記下,作為學習也好,作為回憶也好;
曾經幻想讀經可以解決我生活中的所有難題,但最終一無所獲。

兩件事,看似沒有關聯,事實上是兩者同時源於一個「心亂」。

內心凌亂,我傾向尋找解決方法,
感受無助使我渴望上帝的引導,
然而,走向上帝前,我更需要走入自己的內心,
走進內心,整理生活點滴,整理生活帶來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