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芊芊很”扭”,先是爸爸哄,她說要媽媽,於是換轉了媽媽來哄,爸爸到廳裡繼續工作。我這個媽媽用盡方法,哄的,罵的,唱歌仔,用公仔,講道理的,說指示的,都用過了,還是沒有效。這樣繞嚷了近半小時,連姑姐也不耐煩地罵了她,她吵得更大聲。我唯有將她帶到自己床上去,開始以為有效,但不過幾秒恢復原狀(扭也!),芊芊爸爸都回來抱抱哄哄,又十多分鐘了,也是沒有效。後來,她說要飲奶,爸爸便去開奶,她就繼續扭,說不見了爸爸,我撐不住了,唯有開聲為芊芊祈禱,我說:「天父,芊芊現在很不開心,腳仔被蚊叮了一口,很不舒服,又很怕不見了爸爸媽媽,求你使芊芊可以知道你在她身邊,你會陪伴她,她不用怕……」就這樣不消十句,芊芊伏在枕頭上,願意安睡了,爸爸帶著奶奶回來,還得哄她轉身吃奶呢!今次,我只有說一句,我真經驗到神蹟的來臨了!
剛才(早上近九時)芊芊本應起床了,她在哭鬧中醒來,坐在床上,漸漸重覆昨晚的東西--扭,我還是用了平日慣用哄哄方法,芊芊沒有因此停下來,我也開始沒辦法了,最後,我選擇了一面為她抓癢,一面開聲為她禱告,我真沒想到自己會如此自然地為一口蚊咬祈禱,但芊芊果真又回到夢鄉了!神啊,你真是這麼小事也管嗎?你的工作真叫我驚嘆!
Monday, May 26, 2008
Friday, May 23, 2008
順服--信心的行動--放手
近日甚少具體禱告的我,今天在床上做了個開聲禱告。我不太會組織和整理自己的心事,所以也不太會具體禱告。然而,在一堆胡言亂語中,我說出了「求天父使芊芊學會順服。」我覺得芊芊常常都”你有你講,佢有佢玩”,她不算反叛,但也絕對不算是個”聽話”的小孩。但我今天禱告時,沒有求她聽話,而是祈求神讓她學會「順服」,奇妙的是我在下午再讀靈修書時(我也不是天天讀),才發現神原來剛已教導我「要順服」。
那本《天天為孩子禱告》提到「你們作子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怎麼這麼「應」呢?然後,我再揭開《如何經歷神的同在》,原來,我上次剛剛讀到的篇章也有相同的訊息,只是當時我只著意在「要有信心的行動」上,那裡說:「火山下的居民若聽到火山爆發的預警,光說相信,卻不撤離,其實就是沒有信心的行動,就是不相信。」那段話指出對神有信心的,他的信心行動就是「順服神的引導」。我記得我在讀完時還問神:「我需要怎樣的『信心行動』呢?」,今天有微聲對我說:「你要學習對芊芊放手」,是的,她不聽話,可能因為我有太多的話要她聽了,我對她太著緊了,指示太多太重覆了,神求你幫助我有清醒的頭腦,學會簡單直接的教導,做到貴精不貴多,讓芊芊學會聽從真正重要的說話(這就是順服)。
芊芊要學會聽從父母,而我呢?就是要學會放手。
那本《天天為孩子禱告》提到「你們作子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怎麼這麼「應」呢?然後,我再揭開《如何經歷神的同在》,原來,我上次剛剛讀到的篇章也有相同的訊息,只是當時我只著意在「要有信心的行動」上,那裡說:「火山下的居民若聽到火山爆發的預警,光說相信,卻不撤離,其實就是沒有信心的行動,就是不相信。」那段話指出對神有信心的,他的信心行動就是「順服神的引導」。我記得我在讀完時還問神:「我需要怎樣的『信心行動』呢?」,今天有微聲對我說:「你要學習對芊芊放手」,是的,她不聽話,可能因為我有太多的話要她聽了,我對她太著緊了,指示太多太重覆了,神求你幫助我有清醒的頭腦,學會簡單直接的教導,做到貴精不貴多,讓芊芊學會聽從真正重要的說話(這就是順服)。
芊芊要學會聽從父母,而我呢?就是要學會放手。
Friday, May 16, 2008
以愛還愛-歌詞
以愛還愛
http://www.xanga.com/Kasuya_ami/647956162/item.html
賜下祢恩光,照亮我心房,
不會再驚慌為祢奔走飄遠方。
那懼怕奔波,靠在祢身旁,
竟為我擔當讓我罪裡得釋放。
凡失喪的呼喊的祢都親手撫摸,
讓不朽的溫暖的真愛,療治痛楚。
主祢當得敬拜讚美,祢恩典覆蓋這地,
頌唱和撒那歌聲全為祢起,
榮耀頌讚歸與祢,讚美祢關心親切細膩,
用愛還愛這奇妙道理,一生都銘記。
http://www.xanga.com/Kasuya_ami/647956162/item.html
賜下祢恩光,照亮我心房,
不會再驚慌為祢奔走飄遠方。
那懼怕奔波,靠在祢身旁,
竟為我擔當讓我罪裡得釋放。
凡失喪的呼喊的祢都親手撫摸,
讓不朽的溫暖的真愛,療治痛楚。
主祢當得敬拜讚美,祢恩典覆蓋這地,
頌唱和撒那歌聲全為祢起,
榮耀頌讚歸與祢,讚美祢關心親切細膩,
用愛還愛這奇妙道理,一生都銘記。
以感恩為祭-歌詞
主,為你的恩典,我要滿心感謝,由泥內生機到變幻天氣,讓這世界各樣完備。主,為你的恩手,我要滿心感謝,由扶助拯救到試煉阻攔,導我按你正路前行。我出生前你已深知我,到了今天亦有幫助,為我備救恩召我出黑暗,做你聖潔國度人民。主,為你的恩言,我要滿心感謝,由提示安慰到責備管教,內裡有你愛念呈現。主,為你的恩情,我要滿心感謝,也要常思想晝夜數算,藉愛見證你大能。你的安排往往多新意,你有豐賞亦會收取,微細調配中讓我得益處,現我再看天恩處處。神呀!你恩典太美妙神奇,配得萬眾稱善,我要以感恩為祭獻給你,並永記念你作為。
http://www.imeem.com/people/ZTKFic1/music/2phTlSla/mp3
http://www.imeem.com/people/ZTKFic1/music/2phTlSla/mp3
Thursday, April 10, 2008
亞添的提醒
早晨,我抓住了趕上班的老公訴心聲,他很簡單地指出我的問題:太容易自責,常以為自己沒有問題才能幫助別人,我心裡就想,有誰沒有問題?願意聆聽和關心,願意鼓勵和安慰,不是也可以幫助人嗎?他說得對:"施比受更為有福".神啊!我相信在我們施予時我們也會得醫治.主, 請你加添力量,尤其是心靈的健康.積極和正面,讓這些力量成為我和別人的力量.求主垂聽我這個禱告,也叫我不要忘記自己這個禱告!阿們!
Wednesday, April 09, 2008
Tuesday, April 01, 2008
聖靈啊!是你給我的提醒嗎?
I lied in the bed, trying to relax and free myself. I cheered up myself with some grimmicks and then suddenly my mind opened and words of the bible comes out,
"我心裡說,來罷,我以喜樂試試你..."
"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 "
and the teaching of that book (Ecclesiastes) flashed out in my mind too, "Be joyful in what you are doing and having!" So I checked the bible again and read, "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
Lord, thank you for your words! Help me to free myself from being mad because of trival things, just like what a book says, "別為小事抓狂!" You are the mighty one that you promise you can heal!
"我心裡說,來罷,我以喜樂試試你..."
"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 "
and the teaching of that book (Ecclesiastes) flashed out in my mind too, "Be joyful in what you are doing and having!" So I checked the bible again and read, "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
Lord, thank you for your words! Help me to free myself from being mad because of trival things, just like what a book says, "別為小事抓狂!" You are the mighty one that you promise you can heal!
Super Nanny!
英國網站 http://www.supernanny.co.uk/
香港網站 http://pearl.tvb.com/weekendreality/supernanny/index.html
天才保母〈1〉: 如何擬定時間表
現代生活可真是夠忙亂的了,如果你得照顧幼兒的話,會開始覺得一天二十四小時根本不夠用,而且花在你身上的時間是最少的。解決時間不夠用的秘訣是,排出事情的優先順序。
只要為人父母們開始感受到時間的壓力,許多事情就接踵而至。於是他們把有品質的時間縮短,包括花在自己身上的或者和每個人共處的時間。他們減少和年紀較大的孩子相處的時間,還想要處處催促他們的學步兒抄近路趕時間,最後搞得沒有一個人快樂得起來。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給自己,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給你們夫妻倆,就會慢慢累積怨懟,久而久之,婚姻關係也變得緊張。年紀較大的孩子若感受不到充分的關注,會怪罪到他們的弟弟妹妹身上,也會忌妒弟弟妹妹,或是施展各種伎倆來提醒你注意他們的存在。最慶幸的情況是,被催得聲聲急的學步兒覺得你實在太匆忙了,不過還是會站穩腳步;最悲慘的情況是,你一手促成了脾氣暴躁的孩子。
定立時間表或家庭生活作息,使你得以配合每個人的需求和興趣,同時給你學步期的孩子清楚的生活藍圖,讓他有安全感。有些父母認為固定的生活作息太僵化了,因此不喜歡這種方式,可是當你可以運用的時間有限時,固定的生活作息確實能夠排解你身上的壓力,提供更多有趣的空間。一個活動如果不會占掉分配給另一個人的時間,就沒有人受到損失,突然間,每件事似乎不再那麼急促和混亂;突然間,你會再度找到得以喘息的空間。這時你將覺得處在高層次的生活,而非身在生活壓力的狹縫中。
在電視的《超級保母》中,我們寫出每個家庭的固定作息和規矩,並且貼在冰箱上面,不過你不需要如法炮製。只要你找出家庭的生活模式然後牢記在心裡,盡量按表操課就行了。
天才保母〈2〉: 安排時間表的秘訣:
* 應該以固定的進食和上床時間為基礎,我比較偏愛讓幼兒早一點進食--在下午五點至五點半吃傍晚的那餐。
* 定立固定生活作息的重點是,協助你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完成事情,例如,假使孩子從洗澡到上床這段時間花太久,傍晚時間就會被這樣消磨掉。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充裕的時間,你會發現事情很難按部就班地做完,孩子常看得出你在催促他們。
* 不要過於死板。如果你在這兒放鬆韁繩半個小時,結果並不會產生很大的差異。
* 實際點。如果孩子穿衣服老是慢吞吞的,應該給他足夠的時間穿,不要自找麻煩。
* 夏天時可以把上床時間挪後半小時。如果天色還亮著,孩子比較難入睡。
* 每個孩子都應該分配到一點特別的時間,受到個別的關注,父母親可以輪流照顧,例如一天輪到媽媽幫學步兒洗澡,爸爸念故事給他聽並抱他上床;第二天則顛倒過來。如果這樣輪流不太可行,一定要在週末的時候輪流。
* 要為自己和另一半安排有品質的時間,這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安排,而是必要的。你應該也希望如此,不是嗎?天才保母〈3〉: 把時間表告訴孩子一旦定好時間表--不管只是記在腦子裡,或寫成白紙黑字貼在冰箱的門上--必需把這個計畫告訴孩子,不但要每天告訴他,而且在每天的每個階段都要再說一遍。
幼兒沒辦法長久記住一件事情,他們的注意力很短暫。他們看不懂時鐘,也看不懂你貼在牆壁上的作息表,當然他們也不懂你的心思。固定作息必須一遍又一遍地說給孩子聽才有效果,否則從一個活動轉換到下一個時,仍然會使得孩子吃一驚。雖然你知道再五分鐘就是洗澡時間了,可是如果你不提醒孩子,他根本不知道。
你大概開始覺得自己像個會說話的時鐘,可是為了讓固定作息正常進行,這個會說話的時鐘真的很重要。不要為了自己嘮嘮叨叨的聲音而感到惱怒,每天以清楚、冷靜的語氣,在進行每項新活動的前幾分鐘,向孩子重複提醒這件事,這樣能夠給以「現在」為思考導向的孩子一個機會,對於即將進行的事情有心理準備,而且對當天要進行的活動產生參與感,使孩子慢慢奠定基礎,試著控制自己的事情。
「五分鐘內我們就要去公園囉,去找出你的鞋子吧。」對即將做的事情要保持興奮的態度,使用這種高興的語氣會讓孩子欣然接受。
「媽媽現在要去拿毛巾,兩分鐘內應該洗完澡了。」
每天你都要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講話,可是一定不能給他很多選擇。你可以說:「我們把鞋子穿上吧。」不應該說:「你要穿上鞋子了嗎?」如果你這樣說那就更糟糕了:「你想穿哪一雙鞋子?」如果你提供兩個都可行的方案給學步兒二選一,那就沒問題,可是若提供多種選擇給學步兒,就像是在告訴他,你不知道要做什麼一樣--否則你幹嘛要問他?--因此他才是老闆。
同樣的道理,跟孩子討價還價也是不好的。不要說:「如果你穿上鞋子就可以去公園。」應該說:「等我們穿上鞋子就去公園。」這兩種說話方式在你看來可能沒什麼差別,可是產生的結果卻截然不同。從容地跟孩子說話,這種方式到最後可以節省你許多的時間與精力。父母親忙碌時,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常透露出壓力,說話內容迅速簡短--「現在去睡覺!」--沒有運用絲毫的技巧,就把小孩逼向死角。對孩子來說,具有壓力的聲音等於恐慌。孩子很快觀察出你已經疲憊的跡象,大多數會想要利用這個機會起來反抗,開始耍脾氣。你應該保持冷靜,從容地提醒他們接下來該做什麼,讓他們知道掌控全局的是你。
香港網站 http://pearl.tvb.com/weekendreality/supernanny/index.html
天才保母〈1〉: 如何擬定時間表
現代生活可真是夠忙亂的了,如果你得照顧幼兒的話,會開始覺得一天二十四小時根本不夠用,而且花在你身上的時間是最少的。解決時間不夠用的秘訣是,排出事情的優先順序。
只要為人父母們開始感受到時間的壓力,許多事情就接踵而至。於是他們把有品質的時間縮短,包括花在自己身上的或者和每個人共處的時間。他們減少和年紀較大的孩子相處的時間,還想要處處催促他們的學步兒抄近路趕時間,最後搞得沒有一個人快樂得起來。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給自己,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給你們夫妻倆,就會慢慢累積怨懟,久而久之,婚姻關係也變得緊張。年紀較大的孩子若感受不到充分的關注,會怪罪到他們的弟弟妹妹身上,也會忌妒弟弟妹妹,或是施展各種伎倆來提醒你注意他們的存在。最慶幸的情況是,被催得聲聲急的學步兒覺得你實在太匆忙了,不過還是會站穩腳步;最悲慘的情況是,你一手促成了脾氣暴躁的孩子。
定立時間表或家庭生活作息,使你得以配合每個人的需求和興趣,同時給你學步期的孩子清楚的生活藍圖,讓他有安全感。有些父母認為固定的生活作息太僵化了,因此不喜歡這種方式,可是當你可以運用的時間有限時,固定的生活作息確實能夠排解你身上的壓力,提供更多有趣的空間。一個活動如果不會占掉分配給另一個人的時間,就沒有人受到損失,突然間,每件事似乎不再那麼急促和混亂;突然間,你會再度找到得以喘息的空間。這時你將覺得處在高層次的生活,而非身在生活壓力的狹縫中。
在電視的《超級保母》中,我們寫出每個家庭的固定作息和規矩,並且貼在冰箱上面,不過你不需要如法炮製。只要你找出家庭的生活模式然後牢記在心裡,盡量按表操課就行了。
天才保母〈2〉: 安排時間表的秘訣:
* 應該以固定的進食和上床時間為基礎,我比較偏愛讓幼兒早一點進食--在下午五點至五點半吃傍晚的那餐。
* 定立固定生活作息的重點是,協助你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完成事情,例如,假使孩子從洗澡到上床這段時間花太久,傍晚時間就會被這樣消磨掉。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充裕的時間,你會發現事情很難按部就班地做完,孩子常看得出你在催促他們。
* 不要過於死板。如果你在這兒放鬆韁繩半個小時,結果並不會產生很大的差異。
* 實際點。如果孩子穿衣服老是慢吞吞的,應該給他足夠的時間穿,不要自找麻煩。
* 夏天時可以把上床時間挪後半小時。如果天色還亮著,孩子比較難入睡。
* 每個孩子都應該分配到一點特別的時間,受到個別的關注,父母親可以輪流照顧,例如一天輪到媽媽幫學步兒洗澡,爸爸念故事給他聽並抱他上床;第二天則顛倒過來。如果這樣輪流不太可行,一定要在週末的時候輪流。
* 要為自己和另一半安排有品質的時間,這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安排,而是必要的。你應該也希望如此,不是嗎?天才保母〈3〉: 把時間表告訴孩子一旦定好時間表--不管只是記在腦子裡,或寫成白紙黑字貼在冰箱的門上--必需把這個計畫告訴孩子,不但要每天告訴他,而且在每天的每個階段都要再說一遍。
幼兒沒辦法長久記住一件事情,他們的注意力很短暫。他們看不懂時鐘,也看不懂你貼在牆壁上的作息表,當然他們也不懂你的心思。固定作息必須一遍又一遍地說給孩子聽才有效果,否則從一個活動轉換到下一個時,仍然會使得孩子吃一驚。雖然你知道再五分鐘就是洗澡時間了,可是如果你不提醒孩子,他根本不知道。
你大概開始覺得自己像個會說話的時鐘,可是為了讓固定作息正常進行,這個會說話的時鐘真的很重要。不要為了自己嘮嘮叨叨的聲音而感到惱怒,每天以清楚、冷靜的語氣,在進行每項新活動的前幾分鐘,向孩子重複提醒這件事,這樣能夠給以「現在」為思考導向的孩子一個機會,對於即將進行的事情有心理準備,而且對當天要進行的活動產生參與感,使孩子慢慢奠定基礎,試著控制自己的事情。
「五分鐘內我們就要去公園囉,去找出你的鞋子吧。」對即將做的事情要保持興奮的態度,使用這種高興的語氣會讓孩子欣然接受。
「媽媽現在要去拿毛巾,兩分鐘內應該洗完澡了。」
每天你都要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講話,可是一定不能給他很多選擇。你可以說:「我們把鞋子穿上吧。」不應該說:「你要穿上鞋子了嗎?」如果你這樣說那就更糟糕了:「你想穿哪一雙鞋子?」如果你提供兩個都可行的方案給學步兒二選一,那就沒問題,可是若提供多種選擇給學步兒,就像是在告訴他,你不知道要做什麼一樣--否則你幹嘛要問他?--因此他才是老闆。
同樣的道理,跟孩子討價還價也是不好的。不要說:「如果你穿上鞋子就可以去公園。」應該說:「等我們穿上鞋子就去公園。」這兩種說話方式在你看來可能沒什麼差別,可是產生的結果卻截然不同。從容地跟孩子說話,這種方式到最後可以節省你許多的時間與精力。父母親忙碌時,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常透露出壓力,說話內容迅速簡短--「現在去睡覺!」--沒有運用絲毫的技巧,就把小孩逼向死角。對孩子來說,具有壓力的聲音等於恐慌。孩子很快觀察出你已經疲憊的跡象,大多數會想要利用這個機會起來反抗,開始耍脾氣。你應該保持冷靜,從容地提醒他們接下來該做什麼,讓他們知道掌控全局的是你。
Sunday, March 23, 2008
Wednesday, January 23, 2008
Bye-bye "Negative", Hi-hi "Constructive"!
這些日子,心情起伏很大,半夜醒來,思想就特別偏壞,我不能否認近來轉變太多造成壓力,但我必須肯定我的心才是最大的問題.我想,與其說解決問題,不如先停止我的負面思考.
主啊!我不想做阿Q,因為只做阿Q,不能解決問題.請你指引我,有健康的思考和處事!
主啊!我不想做阿Q,因為只做阿Q,不能解決問題.請你指引我,有健康的思考和處事!
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思考,有感
我覺得自己有好一段日子是放棄了“上進”的,因為總覺現實有太多困難,我身邊又有很多比我還現實卻比我活得好的人(即是活得較functional,也就是更會適應和回應社會的要求),叫我真是情願放棄“活得合乎我良心”多於“活得好”一點,是我的良心過於“刻薄”嗎?還是我太不曉“轉彎”?
早前以為自己是因為壓力弄得自己病了又病,原來,幾星期的感冒是告訴我“你又有了BB啦!”現在肚裡的BB已有三個多月大了,身體狀況漸漸穩定,思考開始重新靈活,對自己的要求也重新活躍,或許我是“犯賤”吧,於是我再次要求自己在思考上“上進”了,盼望今次有好結果!
剛從網絡上看到這兩段文字:
“基督教的道德教誨中﹐有一些較好的部份(比如摩西十誡的中的幾 誡﹐耶穌的“愛你的鄰居”的教導)﹐但這些部份﹐其他宗教﹑哲學 (比如佛教﹑儒教)都講得更早﹑更好﹑更多。”
“我只翻閱過一次秀珍型的聖經,所以不太知道基督教都有啥重大惡 性教義? 不過,我未學佛以前上過教堂,現在也還看到很多很有慈悲心的基 督徒,而我最喜歡的書是基督徒考門夫人寫的荒漠甘泉,她修行的工 夫不輸給佛教徒哩! 我家斜對面是基督教堂,牆上寫著大大的字:「耶穌說 我就是真 理 道路 生命」,我每次看到都很感動,因為,我認為耶穌是要信徒 們學習祂去博愛世人、願諒仇敵、行一切善。 有一次我把這樣的想法告訴一位基督徒,她思考了一會兒,說:上 帝真的好愛好愛你哦! 這就是我的經驗。”
(Source: http://www.a112.com/0207/0-a4/106.htm)
第一段文叫我大有同感。長久而來,我都認為佛教說理比基督教清楚(雖然我是信耶穌的),我有時真是希望自己少時就能發現這些,好能在哲學思考和語言表達上多下功夫,好能就這個想法作點“委身的回應”,就是發掘和“翻譯”出基督信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倫理教誨;然而,作為一個滿了三十歲,又將要成為兩任媽咪的我,我不敢太奢望做很多。
第二段文字叫我為基督徒和基督信仰感到可悲。一個人從耶穌的話中看見了人生的哲理,作基督徒的朋友沒有好好就這點來跟她在哲理上好好交流,就將對話“還原”和帶到“上帝很愛你”,這是一個浪費,也反映了我們可能有的貧乏。
最近 Veritas Fellowship(香港的一個學者團契)正籌辦一個座談會,名為“ 教會與理性思考”,或許是不錯的提醒!
早前以為自己是因為壓力弄得自己病了又病,原來,幾星期的感冒是告訴我“你又有了BB啦!”現在肚裡的BB已有三個多月大了,身體狀況漸漸穩定,思考開始重新靈活,對自己的要求也重新活躍,或許我是“犯賤”吧,於是我再次要求自己在思考上“上進”了,盼望今次有好結果!
剛從網絡上看到這兩段文字:
“基督教的道德教誨中﹐有一些較好的部份(比如摩西十誡的中的幾 誡﹐耶穌的“愛你的鄰居”的教導)﹐但這些部份﹐其他宗教﹑哲學 (比如佛教﹑儒教)都講得更早﹑更好﹑更多。”
“我只翻閱過一次秀珍型的聖經,所以不太知道基督教都有啥重大惡 性教義? 不過,我未學佛以前上過教堂,現在也還看到很多很有慈悲心的基 督徒,而我最喜歡的書是基督徒考門夫人寫的荒漠甘泉,她修行的工 夫不輸給佛教徒哩! 我家斜對面是基督教堂,牆上寫著大大的字:「耶穌說 我就是真 理 道路 生命」,我每次看到都很感動,因為,我認為耶穌是要信徒 們學習祂去博愛世人、願諒仇敵、行一切善。 有一次我把這樣的想法告訴一位基督徒,她思考了一會兒,說:上 帝真的好愛好愛你哦! 這就是我的經驗。”
(Source: http://www.a112.com/0207/0-a4/106.htm)
第一段文叫我大有同感。長久而來,我都認為佛教說理比基督教清楚(雖然我是信耶穌的),我有時真是希望自己少時就能發現這些,好能在哲學思考和語言表達上多下功夫,好能就這個想法作點“委身的回應”,就是發掘和“翻譯”出基督信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倫理教誨;然而,作為一個滿了三十歲,又將要成為兩任媽咪的我,我不敢太奢望做很多。
第二段文字叫我為基督徒和基督信仰感到可悲。一個人從耶穌的話中看見了人生的哲理,作基督徒的朋友沒有好好就這點來跟她在哲理上好好交流,就將對話“還原”和帶到“上帝很愛你”,這是一個浪費,也反映了我們可能有的貧乏。
最近 Veritas Fellowship(香港的一個學者團契)正籌辦一個座談會,名為“ 教會與理性思考”,或許是不錯的提醒!
Thursday, November 01, 2007
壓力,別狂傲!
因為壓力而病倒了,可以怎麼辦呢?
當然是養好病啦!
但除此以外呢?我想我們仍要去了解問題的來源,對症下藥。
我的壓力常常來自自己,以往常常跟自己說:”我有這寶貝在瓦器內,我總能跨過的!”然而,我想我是忘記了我還是瓦器一個。其實,我的本質始終沒有變,就算別人在我生命中認出了寶貝,我那瓦器的外貌仍是存在,寶貝在瓦器內,其實是兩樣東西同時存在的。我怎能奢想別人只會見到那寶貝,而看不見我這個軟弱的瓦器呢?
”寶貝和瓦器同時存在”--我今日總算有點INSIGHT了!
還有的是,我要跟自己說:”要接受你的限制,能夠衝破的,就衝破吧!況且,容易衝破的,大概就不是真正的限制了!不能衝破嗎?就接受它吧!就求主憐憫吧!上帝是有辦法的。祂未必要奇蹟地改變你,但祂會有另一條出路給你!”
當然是養好病啦!
但除此以外呢?我想我們仍要去了解問題的來源,對症下藥。
我的壓力常常來自自己,以往常常跟自己說:”我有這寶貝在瓦器內,我總能跨過的!”然而,我想我是忘記了我還是瓦器一個。其實,我的本質始終沒有變,就算別人在我生命中認出了寶貝,我那瓦器的外貌仍是存在,寶貝在瓦器內,其實是兩樣東西同時存在的。我怎能奢想別人只會見到那寶貝,而看不見我這個軟弱的瓦器呢?
”寶貝和瓦器同時存在”--我今日總算有點INSIGHT了!
還有的是,我要跟自己說:”要接受你的限制,能夠衝破的,就衝破吧!況且,容易衝破的,大概就不是真正的限制了!不能衝破嗎?就接受它吧!就求主憐憫吧!上帝是有辦法的。祂未必要奇蹟地改變你,但祂會有另一條出路給你!”
Tuesday, October 30, 2007
邁向成熟
"「成熟」的定義從不是一個完全沒有犯罪/錯的狀態,相反,它是要求一個有限的人從了解自己的缺憾或軟弱中,如何靠著上主的能力戰勝老我的過程和目標。"
人越大,越見到自己的限制和弱點,這是成熟的"半步",是重要的半步,也是容易停留的半步。在上帝的光照下,我們可以知道自己還有未完的半步,就是以”戰勝老我”為目標的過程。只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
人越大,越見到自己的限制和弱點,這是成熟的"半步",是重要的半步,也是容易停留的半步。在上帝的光照下,我們可以知道自己還有未完的半步,就是以”戰勝老我”為目標的過程。只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
我們都有病了!
天水圍再次發生家庭慘案,緬甸的民主運動再被鎮壓,兩件事都在我心中縈繞不斷。
政府的管治方針,人性的倔強,同樣的叫我扎心和沉重,無力感充斥我的內心。
但朋友告誡我,不要忘記上帝的反應。
假若上帝和我們有相同的心情,那些事就不只是我們的事了。上帝也在看,也在聽,也在關心,也在痛心,只是我們不知道祂的心意和計劃。”祂的慈愛高過諸天,祂的智慧無法測度。”
我想,此刻的我需要操練這份信心!
政府的管治方針,人性的倔強,同樣的叫我扎心和沉重,無力感充斥我的內心。
但朋友告誡我,不要忘記上帝的反應。
假若上帝和我們有相同的心情,那些事就不只是我們的事了。上帝也在看,也在聽,也在關心,也在痛心,只是我們不知道祂的心意和計劃。”祂的慈愛高過諸天,祂的智慧無法測度。”
我想,此刻的我需要操練這份信心!
在工作看見上帝
是什麼叫我們有信心去行出上帝指示的義路呢?
是祂的誡命?是祂的訓誨?是祂的榜樣?大概,這些都是。但是,我想,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在工作中看見上帝,因為,我們需要相信和經歷上帝,這才能使軟弱的我們找到剛強的力量,
”承認已力的限制,仰賴他力的扶助”--是基督教與別不同的地方。主,請你時常提醒我。
是祂的誡命?是祂的訓誨?是祂的榜樣?大概,這些都是。但是,我想,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在工作中看見上帝,因為,我們需要相信和經歷上帝,這才能使軟弱的我們找到剛強的力量,
”承認已力的限制,仰賴他力的扶助”--是基督教與別不同的地方。主,請你時常提醒我。
一早都知...
一早都知,要重新踏上全職工作的路一點也不容易走,原本告訴自己”就忍耐三個月”吧!怎料,只是個多月,已經心力交瘁。只是我仍然希望堅持耐一點,或者就如老闆說,我是太心急了。或者,我就是先要在”耐性”上學習。
讀了一篇有關”北上工作”的分享,有些地方其實對自己也很管用的。那裡說:
”有時,我必須要承認:「是的,我只是一些在平均值以內(within average)的人,。。。我只能跟上帝說:「對不起,我當初答應你的東西,我現在做不到;我很想做的,但我做不到;你也給了我機會,但我做不到。求你憐憫!」”
我想,我也需要好好操練。
讀了一篇有關”北上工作”的分享,有些地方其實對自己也很管用的。那裡說:
”有時,我必須要承認:「是的,我只是一些在平均值以內(within average)的人,。。。我只能跟上帝說:「對不起,我當初答應你的東西,我現在做不到;我很想做的,但我做不到;你也給了我機會,但我做不到。求你憐憫!」”
我想,我也需要好好操練。
Sunday, October 14, 2007
靠主剛強!
“靠主剛強!因為我實在只能承認自己是軟弱的。”--對於不少人來說,這實在是一個“倒自己米”的說話,這甚至是不少很有能力的基督徒會嗤之以鼻的說話。但我不得不作這宣告,尤其因為我經歷了“我的生命,我的存留,都是上帝用恩典去托住”。如果在上帝的拆毁下,我變得一無所有,變得沒有什麼可誇時,我還能不去承認自己的軟弱嗎?
師兄一再肯定我過去的資歷,他說它一定會帶給我一些事奉上的優勢。同工一再開放地與我分享她在事奉中的體會。我只能說,我的生命,我的存留,我的事奉,都是由上帝的恩典編織出來的一幅刺繍。神啊,你叫那個我死了,使要叫另一個的我活嗎?
師兄一再肯定我過去的資歷,他說它一定會帶給我一些事奉上的優勢。同工一再開放地與我分享她在事奉中的體會。我只能說,我的生命,我的存留,我的事奉,都是由上帝的恩典編織出來的一幅刺繍。神啊,你叫那個我死了,使要叫另一個的我活嗎?
Sunday, October 07, 2007
Directed Speech~topic sentence~& questioning!
How to make the speech "more attractive" and "clear"?
-act out some kind of "directed speech",
e.g. "Jesus,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instead of "Jesus' saying is hard to understand" )
-add "topic sentence",
e.g. "一樣的種子,不一樣的結局”
"種子能否結出果實,一方面是它落在怎樣的環境裡,另方面要看種子有沒有生命。”
“種子要生根成長,要靠神賦予生命。”
-add "questioning",
e.g. "Try to guess why Jesus had said such a parable! Why? Why? I am not sure. But to me, it inspires me to discover something. What is it? It is..."
-act out some kind of "directed speech",
e.g. "Jesus,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instead of "Jesus' saying is hard to understand" )
-add "topic sentence",
e.g. "一樣的種子,不一樣的結局”
"種子能否結出果實,一方面是它落在怎樣的環境裡,另方面要看種子有沒有生命。”
“種子要生根成長,要靠神賦予生命。”
-add "questioning",
e.g. "Try to guess why Jesus had said such a parable! Why? Why? I am not sure. But to me, it inspires me to discover something. What is it? It is..."
好邪啊!
今日帶查經,選了”撒種的比喻”,竟然又遇上巧合!
首先是列席的傳道人說:“啊!明天黃牧師又是選了這段喎!”
跟著另一位組員又說:“啊!我因為要交神學院的功課,‘對住’這段經文整個月了!”
我鬼死驚!唔係咁邪嘛?!
首先是列席的傳道人說:“啊!明天黃牧師又是選了這段喎!”
跟著另一位組員又說:“啊!我因為要交神學院的功課,‘對住’這段經文整個月了!”
我鬼死驚!唔係咁邪嘛?!
Friday, September 28, 2007
上班月報(九月號)
第一個星期,無驚無險,無風無浪中經過。
第二個星期,第一個對外活動,是個應屆畢業生小組。為列席這聚會,我想了很久。我問:我有什麼話跟他們說呢?(當然這不包括賣廣告)我問:我有什麼訊息給他們呢?我禱告,又讀經,之後發現了我認為上帝要對他們說的話:約書亞記第三章--要跟著約櫃行,但要與約櫃相離二千肘,使他們知道如何走那未走過的前路;要自潔,好準備下一程。奇妙是,經文範圍與老細之前給主持人的建議不謀而合。
第三個星期,另一個對外活動,是另一個應屆畢業生小組。今次我沒有刻意為這列席準備,但我重溫了撒上十六章,這正好和當晚主持人所選經文一樣。
第四個星期,畢業生營前夕,在公司中,我的同事跟我分享“彼得的抉擇”,蜻蜓點水式地提及另一段經文--“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無獨有偶,我剛在回公司的途上(即是見到同事前的一小時),正好思考過“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這段經文。
一連串的巧合,使我感覺,天父正在給我不同的點子,讓我發現:我的想法、我的思緒,原來都是somehow 和人connected的,祂在告訴我:Little one, you are not alone。
第二個星期,第一個對外活動,是個應屆畢業生小組。為列席這聚會,我想了很久。我問:我有什麼話跟他們說呢?(當然這不包括賣廣告)我問:我有什麼訊息給他們呢?我禱告,又讀經,之後發現了我認為上帝要對他們說的話:約書亞記第三章--要跟著約櫃行,但要與約櫃相離二千肘,使他們知道如何走那未走過的前路;要自潔,好準備下一程。奇妙是,經文範圍與老細之前給主持人的建議不謀而合。
第三個星期,另一個對外活動,是另一個應屆畢業生小組。今次我沒有刻意為這列席準備,但我重溫了撒上十六章,這正好和當晚主持人所選經文一樣。
第四個星期,畢業生營前夕,在公司中,我的同事跟我分享“彼得的抉擇”,蜻蜓點水式地提及另一段經文--“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無獨有偶,我剛在回公司的途上(即是見到同事前的一小時),正好思考過“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這段經文。
一連串的巧合,使我感覺,天父正在給我不同的點子,讓我發現:我的想法、我的思緒,原來都是somehow 和人connected的,祂在告訴我:Little one, you are not alone。
Subscribe to:
Posts (Atom)